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这是因为,第一,翻译的对象是艺术语言,翻译艺术不能脱离语言艺术,其艺术表现基本上离不开体现语言艺术表现力的诸多基本特征。翻译艺术与语言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犹如“毛”之于“皮”;第二,翻译的过程毫无疑问是充满艺术性。一个英文句子可能有好几种正确的汉语译文,而一篇文章,其正确的译文就可以达到无数种了。这犹如画家临摹,不同的画家,其笔下的人物或风景绝不会一样,必然会打上画家个性的烙印。
但是,语言的艺术性不能包容涵盖翻译的艺术性,翻译不是一般的语言应用。翻译是语际以意义转坏为轴心的语言应用;在任何情况下都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即以原语(SL)为一方,以译语(TL)为另一方,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意义,并广泛涉及形式、功能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在每个方面都永远存在一个没有“信息转换通道”的问题。一般语言应用艺术只存在一个构建艺术匠心的任务,其自由度远远大于语际的转换运作。语际的转运作的限制性,远远大于一般语言应用艺术,翻译中的“意”,不由译者所决定,因而杭州翻译在语际转换过程中始终受到意义的限制。
翻译艺术一般有三;(一)普遍性。翻译不能须臾离开选择词语,调整句式,修饰行文等等艺术加工,因此翻译艺术贯穿于一切翻译活动中。(二)依附性。翻译活动曾被比喻为“带着镣铐跳舞”。这一比喻形象的说明了翻译不能脱离原文的种种艺术要素而自行其是,它受到语言形式、语义、语法、风格、文化等诸多限制。(三)变通性。翻译艺术备受客体条件的限制,但方寸之地,仍可收放自如。可以说,任何双语转换都是在摆脱了形式束缚后变通。在依附和变通中收放自如而又独运匠心,正是翻译艺术的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