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放弃本国货币?津巴布韦位于非洲南部,面积4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1980年4月,津巴布韦宣布独立。当时,如何分配土地成为新政权的当务之急,因为国内有75%的良田控制在4500名白人农场主的手中,700万黑人仅占剩下25%的土地。
最初,土改得到农场主的谅解(注:津巴布韦白人农场主大多是英国人):英国出资,津政府出面从白人农场主手中购买土地,然后分配给津无地的退伍军人和农民。但是英国1989年以津方使用英国资金时“缺乏透明度”为由,提供向津方提供土改资金。由于土改得不到落实,这引了大部分农民的不满,激化了津巴布韦的社会矛盾。2000年6月,津巴布韦启动快车道土改计划,同年9月颁布土改文件,决定强行征用3041个白人农场,用于安置无地农民和独立战争时期的老战士。从那时起津巴布韦和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西方国家随后开始制裁津巴布韦。
没有纸钞,没有硬币:美元把津巴布韦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津元曾经一文不值,美元却很值钱。津巴布韦大学经济学者托尼-霍斯金说:“对津巴布韦人来说,1美元意味着很大笔钱。”在美国,美元辅币包括1美分、5美分、10美分、25美分、50美分。但在津巴布韦,这些辅币是不存在的——由于都是硬币,把这些辅币运到津巴布韦显然不如纸币划算。问题来了:拿什么去找零呢?津巴布韦人罗布森在首都哈拉雷经营蔬菜摊已有20年,他说:“我们永远没有足够的零钱,这是津巴布韦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商店打“白条”为了应对“零钱危机”,有些商店会打白条——下次购物只要拿着白条,上次店家欠的零钱就可以当现金用了。目前,这种“临时小票”开始广泛流通于市场。
根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调差,全球至少有5个国家以美元作为国内流通货币,比如西班牙语翻译盛行的厄瓜多尔,这个国家采取的办法是,同时在本国流通厄瓜多尔分。厄瓜多尔政府保证,任何人都可以拿100厄瓜多尔分去银行兑换1美元。但这个办法在津巴布韦是行不通,由于过去20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不少津巴布韦人不想要政府任何的货币。现在他们把那些宝贵的美元藏在身边儿不是把它存入银行。
|